日文系的我,品詞的分類與概念,大抵是從學校教育的【国文法】習來。
知道文法只是現象的歸納後,就開始想透過不同學說,試著更理解日本語的形成
日語的核心為述語,述語的核心為動詞,動詞的表現在於活用。
以下是我在學校圖書館,發現不一樣的活用分類。
引用自《最新日語文法 〈英紹唐 教授著〉》民國六十六年出版
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
動詞活用種類的判別法
從敬体動詞除掉敬体部份〈ます、ました、ましょう、ません、ませんでした、ませんでしょう〉所剩下的部份是造語型(連用型V2)。造語型辨識判別活用種類的基準。
A.從造語型之字數來判別的方法
多數造語型,大致都在二字以上。而且造語型末字必定只屬於「い段」或「え段」。因此,造語型二字以上的場合,如
- 造語型僅一字之場合,多為「弱變化」。
- 造語型的末字為「え段」時,為「弱變化」。
- 造語型的末字為「い段」時,與為「強變化」。
-
要る、切る、知る、散る、減る、照る、蹴る、耽る、滑る、捻る、茂る、帰る為例外
- 造語型僅一字 みます
- 末字「べ」為え段 たべます
- 末字「み」為い段 のみましょう 「強變化」
- 音便變化為例外 いきません
- か變格 きませんでした
- さ變格 しませんでしょう
此外,還有一群非例外的例外 ‧此即依前述原則,當然成為「強變化」者,卻變成「弱變化」。這絕不是前述原則有其缺點。這不外是因為古代的日本人,把應屬「強變化」者,作用「弱變化」使用的緣故。其證據在於
屬於文言文上一段的四字〈こころみ、かえりみ、もちい、ひきい〉
屬於文言文上二段的一些字〈起き、生き、尽き、避き、過ぎ、朽ち、恥ぢ、閉じ、捻じ、攀じ、生い、強い、恋い、帯び、大人び、忍び、伸び、綻び、亡び、老い、悔い、報い、経り、下り、懲り〉
只有這些,把這些都記住是極其輕而易舉的。
B.造語型+ない
造語型加「ない」成為否定基本型。造語型加「ない」時,造型的語尾不發生語尾變化時,為弱變化。但造語型語尾為「い段」時,則發生語尾變化。即造語型的語型變化為該行的あ段。此種場合為強變化。但此種場合是不能避免的例外中的例外。即依前述法則時,當然應為強變化,然而卻使用為弱變化的一群例外。此項與前項相同。
- 造語型僅一字 みない
- 末字「べ」為え段 たべない
- 末字「ま」為あ段 のまない 「強變化」
- 音便變化為例外 いかない
- か變格 こない
- さ變格 しない
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
不一樣的活用分類
一、肯定語意(13種) 飲み為例
- 基本型 飲む
- 接續型 飲んで
- 過去型 飲んだ
- 並列型 飲んだり
- 條件型 飲んだら
- 假定型 飲めば
- 命令型 飲め
- 未來型 飲もう (意量型)
- 使役動詞 飲ませる
- 被役動詞 飲まれる
- 使役被動 飲まされる
- 可能動詞 飲める
- 希望動詞 飲みたい
二、否定語意(皆相對於肯定)
- 否定基本型 飲まない
- 否定接續型 飲まなくて
- 否定過去型 飲まなかった
- 否定並列型 飲まなかったり
- 否定條件型 飲まなかったら
- 否定假定型 飲まなければ
- 否定命令型 飲むな
- 否定未來型 飲むまい (意量型)
- 使役動詞否定 飲ませない
- 被役動詞否定 飲まれない
- 使役被動否定 飲まされない
- 可能動詞否定 飲めない
- 希望動詞否定 飲みたくない
三、造語型(連用型V2)
- 補助動詞
- 節的接續型
- 句的接續型
- する動詞
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
英紹唐 教授的論述
舊文法中〈日本人自用的文法〉之活用型種類:活用型用法,依以強變化為基準而變化的該當段,而分為六種。即未然形、連用形、終止形、連体形、假定形、命令形等六種。將前述二十六種活用型〈肯定語意+否定語意〉,分括在這六種類,則可歸納如下:
〈1〉未然形〈造語形末字,變為「あ段」者〉。否定型全部的〈未來型和命令形例外〉未來型(意量型)、使役動詞、被役動詞、使役被動詞。
〈2〉連用形〈造語形末字是「い段」〉敬体動詞〈六種全部〉造語型、接續型、過去型、並列型、條件型、希望動詞。
〈3〉終止形〈造語形末字是「う段」〉所謂基本形
〈4〉連体形〈造語形末字是「う段」〉所謂基本形
〈5〉假定形〈造語形末字是「え段」+ば〉所謂假定形
〈6〉命令形〈造語形末字是「え段」〉所謂命令形
註:這六種活用法,原本是文言文的文法,現在將它推廣到口語使用,致發生下列的缺點。
〈1〉未然形的「未然」,在漢文係讀「未だ然らず」,其意為「尚未成此狀態」。把像「如果......的話,那麼就......」這種「還沒成為......」也就是「未然」的事當作條件的假定用法。但是在口語,假定這種未然之事的用法,乃是假定型的用法,並非所謂的「未來型(意量型)」 。所以這一名稱並不適當。
〈2〉這六種用法是從文言文法演變而來的。文言的動詞有四段活用「あ段、い段、う段、え段」,而口語的動詞有五段活用「あ段、い段、う段、え段、お段」,即文語的未來型(意量型)是「將造語型的末字改成當行的あ段再加「う」。」所以將它包含在未然形之中,但口語的未來型(意量型)是「將造語型的末字改成該當行的お段再加「う」。」所以口語的未來型(意量型),應該從未然形獨立出來。
〈3〉否定型包含在未然形之內,不僅沒有未然的意義,而且否定型的活用變化雖然是「あ段」,但否定未來型(意量型)和否定命令形都不是「あ段」 。 「肯定基本形+まい」與「肯定基本形+な」所以應該分離。
〈4〉使役動詞、被役動詞、使役被動詞等沒有未然的意義,但是卻被包含在未然形之內,乃是不合理之事,所以應該獨立出來。
〈5〉基本形區別為終止形和連体形兩種,實無必要。終止形乃是使用在句末之語,不僅基本形、就連否定形、未然形、使役動詞、被役動詞、使役被動詞、敬体動詞、過去型和希望動詞,也可以作為終止形,兼有連体形的功能,所以只將基本形分為終止形和連体形是不適當的。
〈6〉過去型包括在連用形之內是沒有道理的。過去型是由於「造語型+た」的音便變化而來的,和基本形一樣有終止形和連体形兩種機能,既要分離的話,應該把過去形放在其中。
〈7〉這六種用法乃是文言用法,作為口語用法並不充分。口語中雖有可能動詞,但文言中則無,所以可以設立可能動詞的用法。
〈8〉這六種區分方法過於抽象,外國人難於理解不好應用,所以建立起這二十六種用法。